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【時報記者任珮雲臺北報導】富邦金(2881)7月自結稅後淨利185.88億元,累計今年前7月稅前淨利達1228.7億元,前7月稅後淨利突破一千億元達1061.84億元,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09.3%,累計前7月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,每股盈餘(EPS)突破10元大關為10.1元,續居金控每股獲利王寶座,金控總資產更首度突破10兆元大關。富邦金控前7月稅後淨利及每股稅後盈餘均續創歷史新高紀錄,光7月自結稅後淨利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!子公司富邦人壽、富邦產險、富邦證券累計前7月獲利同步寫下歷史新高!富邦金控7月底合併淨值約8500億元,普通股每股淨值達75.82元。
截至7月31日,富邦金控已取得日盛金控55.97%股權,而富邦金於7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4.2億元。
富邦人壽2021年7月稅後淨利為126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29%,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782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36%,累計前七個月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。由於資本市場操作表現良好。國際市場資金充沛,帶動國際股市反彈,7月份臺股大盤指數震盪,富邦人壽維持彈性操作並持續實現投資獲利,股息收入亦因臺股進入除息旺季而顯著增加。人壽淨值約5707億元,淨值比率高於10%,RBC初估超過300%,資本水準維持良好。累計前7月合併初年度保費收入(First Year Premium)達1078億元,合併總保費收入(Total Premium)達3121億元,臺灣業績預估皆排名業界第二。7月初年度保費收入105.7億元,較上月成長76.4%,成長主要來自利變型及投資型商品,其中以投資型商品成長幅度最大,較上月成長131.1%。富邦經營海外人壽業務有成,績效顯著提升,其中韓國子公司累計前7月初年度保費及總保費各302億元及387億元,業績主要來自銀保通路,此外,退休金業務持續成長,穩居市場第二。
臺北富邦銀行2021年7月稅後淨利20.2億元,較上月增加5.7億元、成長39%,累計今年前7月稅後淨利114.07億元,2021年7月底逾放比率為0.19%,備抵呆帳覆蓋率為651%,資產品質維持穩健。
富邦產險2021年7月稅後淨利7.02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26.7%,累計稅後淨利49.93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58%。
富邦證券2021年7月稅後淨利9.54億元,累計稅後淨利46.43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03%,累計前7月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。

實價登錄
mariontg3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房產中心/臺中報導
臺中市被票選為全臺最宜居的城市。在全臺2021年第一季總人口數呈現負成長的同時,臺中市卻逆勢成長,成為六都中人口社會增加數最高的成市。經濟部資料也顯示,臺中市第一季的公司登記家數成長、商業登記家數成長、商業登記資本額成長、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、新登記工廠家數及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家數等六大指標,同登六都之首。人口成長與商業發展的強勢帶動,加上中科、精機、臺中工業三大園區及科技走廊的就業機會支撐,以及快速的都市發展與土地重劃政策,讓臺中房市集時地利之優勢,再度站上顛峰。

▲臺中市除獲選為宜居城市之外,人口成長及商業指標皆高居六都之冠,帶動房市發展。(圖/業者提供)
日前,由鉅建設以每坪280萬的天價,標下水湳文商段,創下水湳重劃區記錄。無獨有偶,烏日新高鐵段也由達麗建設以每坪96.42萬元新高得標,北屯仁平段由寶佳機構以每坪85萬高價購得,而協和建設也以每坪62.8萬購入洲際段土地。指標建商陸續在臺中高價獵地,反映出各界對臺中房市前景極具信心,更可嗅出臺中房市長期置產的機會點,以及可預期的房價未來漲勢。

▲捷運綠線貫穿,G11共構案讓南屯區房市更添利多。(圖/業者提供)
在這股房市的向上力道中,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南屯區!從早期七期、八期的豪宅聚落,到近期話題不斷的水湳經貿園區,低密度開發的單元二、單元三等區域,都是臺中房市發展的重要指標。捷運綠線的加持以及74快速道路的貫穿,加上完整生活機能與都市綠肺,即將規劃完成的13期重劃區願景加持,為南屯房市再添利多。看好房市動能,勝美建設選在這波房市榮景,於大墩路、墩三街口的黃金地段,推出「勝美敦美」,位於七期、八期、五期交界的南屯精華正核心,坐擁未來十三期的增值潛力,成為近期南屯房市的話題個案。
mariontg3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記者鍾釗榛/綜合報導
面對特斯拉(Tesla)衝擊,歐洲反應最快的是福斯集團(Volkswagen),這個汽車巨擘手上握有眾多汽車品牌,從商用車、豪華品牌、大眾品牌到超跑,可說是汽車業界的霸主,福斯也利用旗下多家公司整合資源,各自開發平臺後讓整個集團共用,但是電動車帶來的轉變也出現負面聲浪,尤其裁員已經造成就業恐慌,面對這個問題,福斯集團執行長認為不需過度擔心。

▲福斯集團執行長Herbert.Diess認為不需擔心裁員問題。(圖/翻攝Volkswagen網站)
福斯集團執行長Herbert.Diess表示,全球車輛產業不需過度擔心人力問題,電動車不會大規模裁員,即使如此全球汽車產業的裁員潮早已經出現,從2020年新冠肺炎引爆後,今年又遭遇晶片短缺,各大車廠以停產或降低規格因應,雖然美國市場復甦,但全球汽車產業整體表現是下滑的。

▲汽車產業裁員已成趨勢。(圖/Volkswagen提供)
執行長Herbert.Diess也透露一項訊息,福斯集團接下來會慢慢改變獲利結構,在福斯2030戰略記者會中,他表示未來福斯在軟體的獲利會超越汽車銷售;另一方面福斯集團正積極創建自己的電池工廠,並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新型高密度電池,Herbert.Diess表示不會大規模裁員,很有可能指得是汽車生產人力會降低,而軟體與電池相關業務會有人力需求,造成人力流動的狀況發生。
mariontg3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